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经典句子 >罗隐的诗词鉴赏优选84句

罗隐的诗词鉴赏优选84句

时间:2023-04-24 15:08:33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者:海子 点击:

罗隐的诗词鉴赏

1、径溪  罗隐  径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  确是平流无险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译文;小沟小河乱石树立,水流湍急,所以人们都非常的谨慎,一年到头也不曾听说有淹死人的事情。反而是在干静的水流、并没有石头的地方经常听说有人被淹死。赏析;这是一首哲理诗,写泾溪虽然水流湍急,石头嶙峋,但是人们经过泾溪的时候格外小心谨慎,一年到头来没有听说过颠覆人。倒是水流平缓没有石头的地方,时常听说有淹死人的事情发生。这首诗包含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的哲理,正如人们平时常说的一句话:“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越是安全的地方越危险。”诗人告诫我们,顺利时若失之谨慎,“沉沦”则是理之必然。唐宋诗词中有一些诗是哲理诗,用诗的语言表达哲学思想,使人们在美的艺术享受中悟出了深刻的哲理。

2、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3、/傍晚花儿消损,你猜它像什么模样,/像美艳的杨贵妃靠着栏杆神情疲惫。

4、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

5、《杏花》

6、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7、《蜂》这首诗来自于唐朝,作者是罗隐。这首诗以洗炼的语言,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8、天赐胭脂一抹腮,盘中磊落笛中哀。

9、最后,抓住蜜蜂特点,不事雕绘,不尚辞藻,虽平淡而有思致,其中寄有人生感喟,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有所感悟。

10、“依依”二字写马嵬坡盼人的情态,令人联想到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死别;而当年悲剧的演出地居然含情脉脉地盼望君王再来,其中的挪输之情就不难意会了。“又见”二字,巧妙地点出唐信宗实在是步唐玄宗的后尘,两代君王都是失魂落魄地来到马嵬坡。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写得哀婉缠绵,然而,婉言中自有硬骨。那充满柔情蜜意的诗句中,闪动着冷峻的讥讽。

11、罗隐《蜂》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对那些只知享乐与不劳而获之众的讽刺与不满之情。

12、《咏月》

13、/公子晚上醉醺醺归来,赶紧持灯观看,/佳人晨妆时折花插头,照着镜子臭美。

14、其次,采用了亦叙亦议的手法,但并未明确亮出观点,而是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两句主叙,后两句主议,诗人的怜惜怜悯之意跃然纸上。

15、将军您早已胸怀社稷,为国家披肝沥胆,而不会求田问舍,为子孙谋取钱财。

16、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极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17、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18、也知有意吹嘘切,争奈人间善恶分。

19、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20、/满院花儿盛开,更觉得春光实在可贵,/雨滴溅落花上,才知道馀寒未退。

21、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22、古诗赏析:这首诗歌咏了蜂的辛勤劳作,也暗喻了对不劳而获的人的不满和斥责。此诗在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23、《登夏州城楼》

24、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25、欲寄所思无好信,为人惆怅又黄昏。

26、《牡丹花》

27、赏析答案如下:

28、罗隐的《蜂》,这首诗以洗炼的语言,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这首咏蜂诗运用象征的手法、设问的形式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其劳动成果的社会现象。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29、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30、陇蜀一带从来是兵家必争、事端多发之地,可喜的是您正值盛年,有您镇守要塞,实乃民族之幸、社稷之幸啊!这里诗人给了胡常侍很高的赞誉和鼓励

罗隐的诗词鉴赏

31、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32、这首诗是罗隐到夏州时,赠给镇守当地的胡常侍的一首诗。诗人首先从典故起兴,用赫连勃勃的百尺高台来渲染夏州要塞的威武雄壮。

33、唐代:罗隐

34、然后马上进入正面描写,只见胡常侍的部队军容整齐,兵强马壮,大刀长戟,骁勇善战。

35、诗人又一次以历史为鉴,对现实发出击。“这回休更怨杨妃”一语说得很委婉,其嘲讽之意却是很明显的。唐玄宗“幸蜀”,不应怪罪杨妃;唐僖宗“幸蜀”,更怪不着杨妃。那么,堂堂天子如此仓皇、凄凉地“幸蜀”,到底怨谁呢?诗人留下了这个意味深长的结语,令人思量。

36、尽道丰年瑞,

37、鸿雁远飞,消失在辽阔的天际,战马闲来,牧放在塞上的草原。

38、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39、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40、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

41、诗句《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出自古诗《帝幸蜀0》,作者为古代诗人罗隐,其内容如下:

42、丰年事若何。

43、隔年违别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44、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

45、《感弄猴人赐朱绂》

46、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47、罗隐8首经典古诗赏析:

48、《蜂》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咏蜂诗运用象征的手法、设问的形式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其劳动成果的社会现象。

49、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50、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51、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

52、《春风》

53、唐朝。罗隐的《蜂》,这首诗以洗炼的语言,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54、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55、【唐·罗隐】

56、原诗如下:

57、为瑞不宜多。

58、吴王醉处十余里,照野拂衣今正繁。

59、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60、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罗隐的诗词鉴赏

61、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樽。

62、古诗译文: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它们采尽花粉酿成蜂蜜,到头来又是在为谁辛苦忙碌酿造那样的甘甜?

63、诗至此本已尽挖苦之意了,诗人却又荡开一笔,让九泉之下的唐玄宗来就眼前的事实发表评论:“这回休更怨杨妃”。当年唐玄宗在马嵬坡被迫缴杀杨贵妃,以平军士之心,堵天下之口;如今,唐信宗又弄得天下动荡,仓皇来到马嵬坡,还能怪杨妃吗?

64、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65、唐.罗隐

66、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67、唐代诗人罗隐的古诗《蜂》全文及解释:“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

68、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69、作者简介:罗隐,原名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

70、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71、长安有贫者,

7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3、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74、思想感情:这首咏蜂诗运用象征的手法、设问的形式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其劳动成果的社会现象。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75、此为唐五代罗隐所做《牡丹》中的两句。牡丹文如下: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1]。

76、罗隐〔唐代〕

77、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78、赏析:罗隐的这首诗虽然也从马嵬坡起笔,但他没有徘徊在历史的回忆中,而是将在马嵬坡前发生的、相距百年之久的两个场景选合起来:“马鬼山色翠依依,又见密舆幸蜀归”。自唐玄宗“幸蜀”之后,马嵬山一直情意绵绵地期望着,如今,终于看见了唐信宗“幸蜀”的车骑。

79、《梅花》

80、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评解】多有哲理啊,险的地方,都“兢慎”,因而“不闻倾覆”;倒是“平流无险处”,恰恰“有沉沦”。是啊,为什么“无险处”会有沉沦呢?就是因为平安日子过多了、过好了,渐渐贪图享受了,不思进取了,忘记了以前的艰难困苦、急流险滩,在安乐中消磨意志,在安乐中骄奢淫逸,在安乐中沉沦!此所谓“死于安乐”是也!

81、首先,这首诗寄意集中在末两句的感喟上,慨叹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其实这只是正言反说、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两句造势。

82、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栏杆[2]。译文:牡丹不肯在百花含烟竞放时轻易追随,/等它们喧闹过后独自开放出红花黄蕊。

83、径溪罗隐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确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作者简介】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大中十三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84、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在长安还有许多饥寒交迫的人,即使是瑞雪,也还是不宜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