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经典句子 >中秋节俗称什么-44句优选

中秋节俗称什么-44句优选

时间:2023-07-25 22:45:32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者:海子 点击:

中秋节俗称什么

1、仲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2、正所谓“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祭祀日月的文化传统,秋分祭月,可能便是中秋节最早的起源因子。

3、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4、中秋节古代称月夕、秋节、仲秋节、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古时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故称“月夕”或“祭月节”。根据我国的历法,夏历(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为“中秋”。中秋节还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中秋节月亮圆满,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在广府地区,中秋节俗称“月光诞”。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侗族称为“南瓜节”,仫佬族称为“后生节”等。

5、根据节日时间,中秋节在秋季的八月十五,所以又叫“秋节”、“八月节”、“八月半”

6、仡佬族族人迎接丰收的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又叫“迎新谷节。

7、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8、拜月节的叫法和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9、中秋节源于上古天象崇拜,由祭月活动演变而来。中秋习俗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中秋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10、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11、中秋节又叫仲秋节、秋节、月夕节、玩月节、拜月节、八月会、追月节、团圆节。

12、农历八月十九是中秋节后的第四天。古代雅称桂月(因为这个月,桂花会盛开)十九、壮月(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果实逐渐成熟壮实)十九等。

13、中秋节,以十五月圆为标志,这天正值三秋之中,故谓之“中秋”。在古代,因为这一天要祭月和拜月,故名“月节”和“月亮节”,也因中秋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也成为“团圆节”和“女儿节”,而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也称“果子节”。

14、月结不是中秋节的别称。

15、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16、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这天狂欢,被称为“追月”;

17、八月会亦称“调声节”。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海南省儋州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这天,种植男女青年汇集镇上,互赠香糕、月饼、花巾、彩扇、背心等。成群结队,川流过市。晚上拥出村口。到预定集合场地,进行规模盛大的调声对歌活动;

18、是日,古代有月下游玩、设宴赏月的习俗,所以被称为“玩月节”;

19、中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

20、中秋古代叫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21、中秋节的别称不是月结叫秋夕、八月节、八月半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家庭团圆幸福,中秋节以月饼为主要食物,吃完月饼代表中秋节己过还有祭月观湖猜谜赏桂花玩花灯为节日活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正是对中秋佳节的生动写照。

22、雅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

23、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24、古人以仲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与之相应,又称仲秋八月十五日为“月夕”,因是夜月色倍明于常时;

25、古人以仲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与之相应,又称仲秋八月十五日为“月夕”,因是夜月色倍明于常时;

26、中秋节(别名:仲秋、秋夕、八月节、八月半,英文名:MidautumnFestival)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

27、月亮属阴,就如何温柔的女子一样美好,而中秋节历来又有女子拜月的习俗,故称“女儿节”

28、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29、中秋节在古代叫做仲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在古代时候的八月,收获的季节,正值仲秋时节,人们为了庆祝丰收的喜悦,将日子定在十五月儿圆的日子,坐在收获的粮食垛旁边,边赏圆月边吃月饼。后来演变成中秋节,有词为证,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远门的人都会在这一天,赶回家中团圆

30、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俗称什么

31、月亮崇拜

32、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33、中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但节俗各异。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民歌。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萧,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34、中秋节,又叫月夕,秋月,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是我国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仲秋节!仲秋节,开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到明清时期,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酒的习俗!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35、中秋节又叫仲秋节、秋节、月夕节、玩月节、拜月节、兔爷节、八月会、追月节、女儿节、团圆节等。

36、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37、中秋节,又称“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因是日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湖北汉口则将中秋俗称为“太太节”。

38、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因为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而且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39、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40、因为农历八月,有获月、壮月、爽月、桂月、叶月、酉月(农历八月对应十二地支的酉,因此也被称为酉月。)、柘月、雁来月、秋风月、四阴月、大清月、红染月的雅称。

41、从商代开始,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就有了祭月的记载,但具体是否在秋分这一日,不得而知。到了周代的《周礼》之中,便有了“仲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可以说,在三代时期,就已经有了正式的拜月和祭月的礼仪。

42、根据节日时间,中秋节在秋季的八月十五,所以又叫“秋节”、“八月节”、“八月半”;

43、根据中国的农历纪年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44、中秋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又称祭月节、月光诞、团圆节等。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最初中秋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夏历八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