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经典句子 >辛弃疾的简介-通用31句

辛弃疾的简介-通用31句

时间:2023-07-21 18:36:47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者:海子 点击:

辛弃疾的简介

1、二、青壮年时期:1162年至1181年,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是一生中游宦时期。这一时期的辛弃疾,雄心勃勃,壮志凌云

2、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辛弃疾人生中的四个阶段:

3、先说结论,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家庭背景如下。辛弃疾的家庭背景十分的雄厚,他的祖父曾经是巾帼的大夫,属于二品官,是一个高官辛弃疾出生在沦陷区的济南,他从小就生活在惊人的铁骑下,因此,对于军人十分的愤恨,她18岁就骑马打仗上阵杀敌。

4、青少年时期

5、在此期间,他由签判到知州,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虽然宦迹无常,但政绩卓著。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当地“荒陋之气”一洗而空。他在湖南帅任,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

6、青壮年时期

7、我叫辛弃疾,生于1140年5月28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我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山居。

8、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5];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9、晚年时期

10、三、中晚年时期:在长期隐居生活中,他寄情田园,留恋山水,追慕陶渊明,写了大量田园词,山水词,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他的爱国激情在某些唱和赠答词中,也有强烈表达

11、中晚年时期

12、辛弃疾(1140.5.18-1207.10.3)享年67岁,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代表作:  摸鱼儿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顽皮,通“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3、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仕于金,先后为谯县、开封等地守令。辛弃疾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14、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15、四、晚年时期

16、从64岁到去世(1203年~1207年),在长期隐居生活中,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未几,仍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奉令出任。但事未成就又遭罢免。但此期间总以年老多病告称,卒于68岁

17、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18、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19、辛弃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任掌书记,曾杀入敌营,擒杀叛徒张安国。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回归南宋。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他不顾官职底微,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但未被采纳。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他是两宋时期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等,表现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表现对北方地区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而《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等,则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的谴责。另外,《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这些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如清流给人予清新之感。而《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青玉案·元夕》等抒情小词,又写得细腻柔媚,意境深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辛弃疾词作的评价是这样说的:"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21、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22、辛弃疾的始祖辛维叶,在唐曾任大理寺评事,由陇西狄道迁济南,故世为济南人。高祖辛师古,曾任儒林郎。曾祖辛寂,曾任宾州司户参军。

23、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24、该时期至23岁,是辛弃疾最为意气风发时期。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22岁的辛弃疾聚众二千人树起抗金旗帜,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渡,联系起义军的归宋问题

25、该时期由23岁至42岁(1162年~1181年)。该时期辛弃疾雄心蓬勃,凌云壮志,也是他一生中的游宦时期。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力陈抗金抚国方略。但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者采纳。

26、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27、一、青少年时期。止于23岁南渡以前。这是他一生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

28、从43岁到63岁(1182年~1202年),该时期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过,罢居铅山后,寄情田园,留恋山水,追慕陶渊明,创置“飞虎军”。

29、我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30、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2][3]、坡仙[91],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辛弃疾的简介

31、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