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经典句子 >腹中有诗书气自华的下一句-通用32句

腹中有诗书气自华的下一句-通用32句

时间:2023-07-05 12:05:08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者:海子 点击:

腹中有诗书气自华的下一句

1、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2、下一句:岁月从不败美人。

3、下一句是“厌伴老儒烹瓠叶”。

4、译文: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5、这是苏东坡的词中的两句,意思是我衣着虽然朴素无华,但是我胸中有才华。

6、曾国藩说,“唯读书能改变气质”,读不读书,时间久了,精神气质就会变得不一样。

7、前一句腹有诗书-腹中有书,是说把知识学会吸收就如同把饭吃入腹中一样;气自华的“气”是书生意气的气,吟诗作文要有真情实感,那忽然而至的感情就可称为“气”,华是华丽的意思。  后一句取自“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说读的书多了,落笔写文更有文采。

8、体裁:【七律】

9、“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意思是: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练书法的人,要多多读书,书读通了,字才有神韵。

10、上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11、这两句诗原本并非在一句里,前人所创的原句是:“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前半句比较缺乏表现力,因此后人为了结构对仗,所以改写。扩展资料这句是前半句对“虚怀若谷”的应用非常恰当,而“虚怀若谷”本出自《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12、厌伴老儒烹瓠叶

13、下一句:粗缯大布裹生涯。

14、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15、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16、“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出自宋朝诗人苏轼《和董传留别》中的一句诗,于苏轼由凤翔府回到长安时所作。

17、这句诗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它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

18、出处: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19、这句话也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俗。而苏轼原诗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至今让人传诵于口的名句。“诗书”在这里泛指书籍;“气”是指气质风度;“华”指有光彩,与众不同。脱开诗中赞扬董传的语境,单独来看,“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就是:那些勤于读书的人身上总会一种儒雅之气自然地流露出来,使他们看起来与众不同。

20、出处北宋诗人苏轼《和董传留别》中的一句诗,于苏轼由凤翔府回到长安时所作。

21、在《中华诗词大会上》,董卿说了一句“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意思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气质内涵才是他永恒的财富。

22、正因为它概括出了读书人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所以才成为了有关读书学习方面的诗词名句,被广泛引用。

23、“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宋代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胸藏文墨虚若谷”是后人为了与“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仗加上去的,没有具体出处。“胸藏文墨虚若谷”是对虚怀若谷这个词的扩写,形容这个人非常虚心,心胸开阔。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是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24、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25、作者:【苏轼】

26、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以颜如玉(美人)来代指有意义的东西,书中有许多有意义的东西,书读得多了个人气质就会得到升华。

27、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28、“书中自有颜如玉”指的是努力学习,取得成绩功名,自然会有貌美的女子喜欢,会有美满的婚姻。

29、《和董传留别》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由凤翔府回到长安时所作的一首七律。苏轼在凤翔府任职时,董传曾与苏轼相从,当时董传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苏轼在诗中一面称许了董传的志向,同时预祝他黄榜得中。全诗巧于用典,蕴藉含蓄。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广为传诵,脍炙人口。年代:【宋】

30、书籍中有比人间更美的女子,多读书,胸中自会有浓厚的墨水才华。

腹中有诗书气自华的下一句

31、原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32、“腹有诗书气自华”上一句是“粗缯大布裹生涯”,下一句是“厌伴老儒烹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