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经典句子 >老马识途的故事50字易懂【优选37句】

老马识途的故事50字易懂【优选37句】

时间:2023-04-21 14:28:27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者:海子 点击:

老马识途的故事50字易懂

1、出处:战国时期韩国·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2、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母亲不吃,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

3、其实,伯乐名叫孙阳,是盐工出身的相马专家。

4、秦穆公就是骑这匹千里马,攻下了六国,称霸西戌。

5、管仲对齐桓公说:“主公,我想到办法了。”

6、齐桓公立刻派人放老马在前面引路。果然,老马认识回家的路,齐军顺利地回家了,从此以后,老马识途就被人们运用。

7、译文: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8、管仲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找到回家的路,那么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同样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为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让它在前面引路。”

9、“老马识途”的典故源自战国时期韩国·韩非子《韩非子·说林上》。

10、春秋时期,齐国是北方的大国。有一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和大夫都随同他一起前往。

11、老马识途的故事:战国时期,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孤竹。齐军胜利返回时,因为不熟悉地形,走进了一个险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谋的齐国军师说:老马无论走多远,总能顺着来路回去。果然,齐军跟在老马后面,走出了险谷。将士们纷纷夸赞还是老马识途啊!

12、果然,老马很快带着军队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路。齐桓公高兴地说:“多亏这些老马,我的军队才安全地渡过难关啊!”

13、秦穆公要攻打其他六国,要选一匹宝马良驹,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伯乐肩上。

14、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回到了原来的路上。大家死里逃生,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谋。从此,“老马识途”也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比喻有经验,能带领新手工作。

15、没想到,军队在山谷里迷了路。周围的景物都被雪盖住了,很难辨认方向。天气很冷,粮食在战争中也已经消耗了不少,士兵们都很惊慌。

16、后来用老马识途、老马知道、马老知道、老马知路、马识路、老识涂等比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用识途马、识途骥等比喻富于经验、知是识非的人。有经验的人对情况熟悉,可以指引他人。

17、因给秦穆公挑出了一匹千里马,所以人们把他比做神话中管天马的天神——伯乐。

18、老马识途

19、管仲说:“找几匹老马来,凭借它们的智慧,也许会找到回去的路。”齐桓公同意了。

20、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的山戎,相国和大夫一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凯旋已是冬天,大军迷了路,找不到归路。

21、走到山里没有水,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如果蚁穴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山地,终于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聪明才智,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

22、字左右温馨小故事小学生

23、典故内容为:春秋时期,管仲和大夫隰朋随齐桓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时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开老马,人跟随着它们,终于找到了回去的路。

24、“老马识途”的典故告诉我们对于不了解的事,就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做事要动脑,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不了解的事应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25、伯乐不辞劳苦,跑遍了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最后还在盐池众多驮盐的马匹中发现了一匹棕色千里马,献给秦穆公。

26、“什么办法?”齐桓公激动地问。

27、“老马识途”本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现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引导的作用。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他们不被现实所局限,不被名利而蒙蔽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学习。

28、不一会儿,士兵牵来了几匹老马。管仲解开老马的缰绳,让它们自由行走,军队就在后面跟着。

29、识途老马[shítúlǎomǎ]

30、战国时期,齐桓公发兵攻打无终国。齐军胜利返回时,因为不熟悉地形,走进了一个峡谷,迷失了方向。

老马识途的故事50字易懂

31、解释: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

32、足智多谋的齐国军师管仲对齐桓公说:“老马识途,无终国的马很多是从山戎弄来的,不如挑选几匹无终国的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兴许可以找到出去的路。”齐桓公虽然将信将疑,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就同意试一试。于是管仲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大队人马跟在后头。

33、春秋时期,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攻打孤竹国。打了一年,齐国终于胜利了,齐桓公高高兴兴地班师回朝。

34、齐桓公和管叔商量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带兵前往北方攻打入侵燕国的各个部落。这次征讨敌人,路途相当遥远。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是一次不寻常的远征。齐桓公为这次长征进行了十几年的充分准备,并亲自带兵前往,国相管仲和大夫隰(xí)朋随同出征。

35、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领引大军走出山谷。”

36、北方燕国的边境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经常神出鬼没地侵袭燕国,把燕国折磨得疲惫不堪,实力较弱的燕国对此却无可奈何。南面是强大的齐国,而且齐国有时候也会受少数民族的侵扰。燕国国君想到慷慨热心的诸侯霸主齐桓公,于是就请求他出兵帮助。

37、《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意思是指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