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经典句子 >魏晋骈文的特点39句

魏晋骈文的特点39句

时间:2023-04-21 14:27:27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者:海子 点击:

魏晋骈文的特点

1、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名篇,南朝梁吴均所写与朱元思书。

2、有。骈文是指句式整齐两两对等的格式,如食不饱,力不足。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这一时期的文人,有许多都被莫名其妙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旋涡。自身遭遇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对社会、对自我都无能为力,表现在这些人身上,有的是悲观绝望,而有的则是用放浪形骸的行为来发泄无望的情怀。这样,就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形成了悲观与放达的感情基调。

4、创作形式异彩纷呈

5、《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

6、不是骈文;骈文是一种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7、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工整,声律谐美,藻饰华丽,多用典故。句式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称四六文,为骈文中的一体(《汉语大词典》)。骈文是一种从修辞学角度划分的文体,是以对偶句为主介乎散文与韵文之间的一种美文:以对偶句为主是骈文本质;对音律的要求在散韵之间;讲究辞藻华丽的美学效果。如鲍照《芜城赋》、孔稚珪《北山移文》、庾信《哀江南赋》等。

8、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文人集团活跃

9、(1)、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是诗歌,文人的五言诗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南北朝的民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0、(2)、这期的散文虽然逐渐被骈文所代替,但也有一些优秀的散文传世。

11、组织教学(因材施教,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情况);导入新课(可以采用图片,音乐,游戏等形式进行课堂的导入);讲授新课(对新知识进行讲解);巩固新课(需要对所讲述的知识及时巩固);布置课后作业(布置的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12、骈文是起源于汉代,形成于魏晋的一种特殊文体。南北朝是骈文的全盛时期,成为文章的正宗。唐宋以后,“古文”取代了骈文的正宗地位,但仍有人写作骈文。

13、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并盛行于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其赋作即为源自骈文的律赋。唐代公文亦为骈文,即四六体。

1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古音为dàn,今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15、文学的感情基调表现为悲观和放达

16、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兴盛及文学的自觉

17、文学中渗透着儒学、玄学与佛学思想

18、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家族,如“三曹”父子、“三张”(张载、张协、张亢)兄弟、“二陆(陆机、陆云)兄弟等。

19、(1)文学开始脱离了经学的附庸地位,从“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道德功利目的转为非功利的供人欣赏的艺术形式。

20、骈文具有三个特点。(一)骈偶和“四六”。骈偶就是两两相对,即对仗,这就是骈文得名的由来。所谓“四六,,是指骈文的主要句式是四字句和六字句,故骈文又称“四六文”。在骈文中,要求四六字句各各相对。(二)平仄相对。从齐梁开始,骈文要求对仗时以平对庂,以仄对平。(三)用典(用事)。魏晋以后,骈文逐渐以数典为工,而且不指明出处,讲究选取适用的古语古事,并把它们融化改易,使其同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相合。骈文形式整齐,声音谐美,文字典雅,但也容易流于单调板滞、繁冗晦涩,初读者尤其感到困难。就一般情况而论,骈文形式优美,而内容则比较贫弱。

21、最早出现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离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制,称辞赋,魏晋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骈赋,唐以后又由骈文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以散文形式写赋,称文赋。名篇,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声赋,苏轼前赤壁赋。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唐朝,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

22、(2)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样式趋于精致化。

23、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普遍受到重视,文人的地位因此提高。因此进入到文人的社交活动,成为了一种可以提高身份的高雅的活动,文人集团因此形成,而且文学集团在举办活动中的相互影响,使文人思想发生碰撞。常常会产生新的文学思想,使文学风格多样化,刺激了文学理论的发展。

24、教学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

25、骈(pián)文,也称“骈体文”、“骈俪(lì)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中国古代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26、文学的主题是生死、游仙和隐逸

27、马说有骈文的特征,因为唐代散文受六朝骈文的影响。

28、这一主题是与文人们悲观和放达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生死的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如何面对生与死等。隐逸的主题,主要是向往和歌咏隐逸的生活,以及招隐与反招隐。

29、马说》不是骈文,唐朝韩愈作

30、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面,出现了许多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著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

魏晋骈文的特点

31、魏文帝用人的政策,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这就自然地使得许多才高的寒士心中产生了不平之气,这些不平,反映到文学创作中,也就成为了这一时期文学的一个特征。

32、文学中反映了寒门之士的抑郁不平

33、骈文,文体名。与散文相对。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

34、《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中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骈体文的代表作。

35、大量出现文学家族

36、这一时期,国家处于长期分裂状态,战争连绵不断,人民的流离失所,一方面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广大人民生活十分艰苦。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玄学、儒学、佛学并行,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和渗透到文学创作中来。

37、赋,我国古代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其特点是铺陈摛文,体物写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

38、(3)、萌芽于先秦、两汉的小说,到了六朝开始兴盛。为后世小说、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9、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确实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它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并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