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经典句子 >诗词格式模板【精选48句】

诗词格式模板【精选48句】

时间:2023-04-03 17:44:15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者:海子 点击:

诗词格式模板

1、四言古诗。中国最早的诗体是四言的“诗经体”,接着出现了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体”。

2、古诗的格式和内容紧密相关,需要注重传达思想感情和艺术美感。

3、此外,在写古诗时也需要注意格式与内容之间的协调,多加琢磨常见的诗歌形式,不断涵盖一些文学常识和修养,可以更加顺畅地运用古诗写作。

4、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2、五言律诗。

5、书写诗文时应注意标注句号后面的诗文才换行,而不要每句都换行。(因为古诗标注句号即表示一个意段的结束,格律诗都是两句合为一联,因此书写时应两句为一行)

6、(2)五言古诗:五言诗,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全篇由五个字构成的诗。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

7、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8、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9、如果是传统的毛笔书法,那么就从右向左竖排书写,上对齐,下可不对齐,且不用按诗行排列,题款不与正文对齐。如果是条幅,四句诗可以写成两排等等。

10、中国最早的诗体是四言的“诗经体”,接着出现了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体”。

11、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12、具体而言,一般古诗格式包括诗题、诗文、诗末、韵脚等,我们需要根据诗歌长度和韵律来调整句子结构和用词方式,让诗歌更加优美动听。

13、古诗格律特征如下:

14、(1)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

15、写古诗的格式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以及四言古诗。具体介绍如下:

16、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17、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仄,二是对偶,三是押韵。

18、古诗的格式需要严格遵循规定,其包含有关诗歌长度、韵律和语言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19、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和声律。

20、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以及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和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到盛唐杜甫手中成熟。

21、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和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

22、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23、诗词歌赋的格式叫韵律(拼音:yùnlǜ)。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

24、(3)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诗体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

25、七言律诗。

26、写古诗的格式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及四言古诗。具体为:

27、四言古诗。中国最早的诗体是四言的“诗经体”,接着出现了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体”。扩展资料:古诗格律特征如下: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和声律。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为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为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为七古。

28、(4)五言律诗:五言律诗,简称五律,近体诗的一种。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两联须作对仗。

29、如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30、唐诗的基本格式:  一、仄起句式  A: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  B: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  二、平起句式  A: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  B: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  例:  一、仄起句式  A: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仄收)《春望》  仄仄平平仄国破山河在  平平仄仄平城春草木深  平平平仄仄感时花溅泪  仄仄仄平平恨别鸟惊心  仄仄平平仄烽火连三月  平平仄仄平家书抵万金  平平平仄仄白头搔更短  仄仄仄平平浑欲不胜簪  B: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塞下曲其三》  仄仄仄平平骏马似锋飙  平平仄仄平鸣鞭出渭桥  平平平仄仄弯弓辞汉月  仄仄仄平平插羽破天骄  仄仄平平仄阵解星芒尽  平平仄仄平营空海雾消  平平平仄仄功成画麟阁  仄仄仄平平独有霍嫖姚  二、平起句式  A:首句不入韵的(平起仄收)《赋得古原草送别》  平平平仄仄离离原上草  仄仄仄平平一岁一枯荣  仄仄平平仄野火烧不尽  平平仄仄平春风吹又生  平平平仄仄远方侵古道  仄仄仄平平晴翠接荒城  仄仄平平仄又送王孙去  平平仄仄平萋萋满别情  B:首句入韵的(平起平收)《北青萝》  平平仄仄平残阳西入崦  仄仄仄平平茅屋孤僧  仄仄平平仄落叶人何在  平平仄仄平寒云路几层  平平平仄仄独敲初野磬  仄仄仄平平闲依一枝藤  仄仄平平仄世界微尘里  平平仄仄平吾宁爱与憎  注:以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唐七律平仄基本格式:  一、平起式  A: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  B: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  二、仄起式  A: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  B: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  例:  一、平起式  A:首句入韵的(平起平收)《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函》  平平仄仄仄平平汀洲无浪复无烟  仄仄平平仄仄平楚客相思盖渺然  仄仄平平平仄仄汉口夕阳斜渡乌  平平仄仄仄平平洞庭秋水远连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孤城背岭寒吹角  仄仄平平仄仄平独戍临江夜泊船  仄仄平平平仄仄贾谊上书忧汉室  平平仄仄仄平平长沙谪去古今怜  B:首句不入韵(平起仄收)《客至》  平平仄仄平平仄舍南舍北皆春水  仄仄平平仄仄平但见群鸥日日来  仄仄平平平仄仄花径不曾缘客扫  平平仄仄仄平平蓬门今始为君开  平平仄仄平平仄盘殄市远五兼味  仄仄平平仄仄平樽酒家贫只旧  仄仄平平平仄仄肯与邻翁相对饮  平平仄仄仄平平隔篱呼取尽余杯  二、仄起式  A: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别舍弟宗一》  仄仄平平仄仄平零落残魂信黯然  平平仄仄仄平平双垂泪别越江边  平平仄仄平平仄一身去国六千里  仄仄平平仄仄平万死投荒十二年  仄仄平平平仄仄桂岭瘴来云似墨  平平仄仄仄平平洞庭春尽水如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欲知此后相思梦  仄仄平平仄仄平常在荆门郢树烟  B: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仄收)《再受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仄仄平平平仄仄去过十年同赴召  平平仄仄仄平平渡江千里又分歧  平平仄仄平平仄重临事异黄函相  仄仄平平仄仄平三黜名惭柳士师  仄仄平平平仄仄归目并随回雁尽  平平仄仄仄平平愁肠正遇断猿时  平平仄仄平平仄桂江东过连山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相见长吟有所思  注:以首句入韵为正格。  宋词的基本格式  一字句的平仄  (1)多是虚字,如:“难”、“故”、“但”、“正”、“又”、“渐”、“更”、“甚”、“乍”、“尚”“况”、“且”、“方”、“纵”等。动词也有:“把”、“向”、“指”、“对”、“望”、“着”、“看”、“念”、“叹”、“标”、“料”、“想”、“怅”、“恨”、“怕”、“问”等。  (2)多是仄声,且多是去声。  ·二字平仄  (1)平仄或(第一字平,第二字仄)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平平式如:“年年.如社燕,飘流泊翰海,来寄修椽。”  ·三字句平仄  (1)平平仄如:“吹凉叶。”“人如削”、“凭闲久”  (2)平仄仄如:“佳丽地,南朝盛事准现?”“天且住”。  (3)仄平平如:“鬓微霜”“玉川迷,路东西。”  (4)仄仄仄如“似梦里,泪泪滴”  (5)仄平仄如“汉江侧,月弄仙人佩声”  ·四字句的平仄  (1)平平仄仄如:云南归雁、楼西飞雁仄仄平平如:楼锁轻烟、木落霜州  (2)仄平平仄——最普遍、常见(第三字必平)如:汉家陵阙、江山如画、天南游客  (3)平仄平仄——也是常见的如:遗踪何在、人在何处?枝上同宿  (4)平平仄平——也是常见的如:从今又添、云窗静掩  ·五字句平仄  (1)五字律句平仄即五言律诗平仄  仄仄平平仄如: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平平仄仄平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平平平仄仄如:玉阶空伫立  仄仄仄平平如:独自莫凭阑  (2)五字拗句的常见现象  平仄仄平仄如: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  仄平平仄平如:有人楼上愁露华浓湿衣  仄平平平仄如:有深深良愿望秦关何处  ·六字句平仄  (1)仄仄平平仄仄如:莫厌悲歌笑语我欲乘风归去  (2)平平仄仄平平如:临分败笔题诗伤心千里江南  (3)仄仄仄平平仄如:晚雨未摧宫树转使客情如醉  (4)六字句常见的两种拗句  仄平平仄平仄如:晚来无限萧瑟一时多少豪杰  平平仄仄平仄如:西风万里无限关河梦断何处  ·七字句平仄  (1)与七言律诗同  平平仄仄平平仄如:平林默默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断续寒飐断续风,纵使古条似旧垂  仄仄平平平仄仄如:楚客欲呵瑶瑟怨,那上少年今在否  平平仄仄仄平平如:岸花零落鹧鸪啼,小窗和雨梦梨花  仄仄平平仄平仄(特殊格式)点点波间冷云照  (2)不合平仄常规的拗句  仄平仄仄仄仄仄如:酒旗息鼓甚处市  仄平平仄仄平仄如:露萤清夜照书卷  ·八字句平仄  (1)一字和七字句组合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如:度|绮燕流萤斗双语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2)二字句和六字句组合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如: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3)三字句和五字句组合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如:芳草郊|灯明闲凌泞  ·九字句平仄  (1)三、六字句式平仄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如: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如: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2)六、三句式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如: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3)四、五句式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如:惟有林前|银炷照啼痕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如:野渡再横|杨柳得荫浓  ·十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最好是|一川应月光流渚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歌舞地|清天满目成秋苑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如: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十一字句平仄(最长的)  (1)六、五句式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如:何人为写悲壮|吹角鼓城楼  (2)四、七句式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如: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刘勰在其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里说:"铺才逦文,体物写志"是赋之特征。前四字指的是赋的形式,后四字指的是赋的内容。《汉书·艺文志》载:"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赋是一种不同于诗词,也不同于文的文体,介于二者间。  《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周礼·大师》)。一般认为,"风"、"雅"、"颂"是三种诗体,"赋"、"比"、"兴"是三种写作表现手法。在战国时期,"赋"还只是古诗的一种表现手法。"赋"与"比、兴"的比喻象征、托物起兴不同,"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一种直白的表现手法。但有学者以为赋原来也是一种诗体,如章太炎先生在其《国学演讲录·经学略说》中提出:"六诗者,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今《诗》但存风、雅、颂,而无赋、比、兴。"不论赋前身是不是一种诗体,在后来赋成为一种文体,并在汉代领一时风骚,是无可置疑的。至唐时韩、柳发动"古文运动",骈文逐步失去正统地位。这对赋有一定冲击,但宋后,赋依然是文人学士最喜欢采用的文体之一,主要是俳赋与文赋。  赋在先秦儒家荀子时便已是一种文体,《荀子》一书中已有《赋篇》,分别写云、蚕、礼、知、针五种事物。  刘勰指出"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可见赋是《诗》与《楚辞》演变而来,《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赋到西汉时,已足以成为汉代文学的代表,乃至影响千年中国文学史。赋大致分为五种,也正是五个重要时期:西汉人将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也视为赋体,没有一定的限制性,这称做楚辞体的骚赋;汉赋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长的句子,汉赋喜堆砌词语,好用难字,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却被后人视为赋体正宗,也称古赋;六朝赋是东汉抒情短赋的变体,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齐,多为四言、六言拼偶组成,而又讲究平仄,通篇押韵,又称俳赋;唐宋又有律赋,题目,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文赋是中唐以后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词采、典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较自由,甚至大量运用散文的句式,文赋实际上是赋体的一种解放。静安所谓"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人间词话》),不外如是。  这里只说了诗词和赋,歌实在不知道,不知道有没有懂的,我也很想知道!(近体乐府  先秦时期,诗都是配合乐曲吟唱的歌辞(词),所以诗即是歌。从其意义来命名,称为诗;从其声音来命名,称为歌。不配合音乐而清唱的,称为"徒歌",或曰"但歌"。汉武帝建置乐府以后,合乐吟唱的诗称为"乐府歌辞",或曰"曲辞"。后世简称"乐府"。从此以后,"诗"成为一种不配合音乐的文学形式的名词,与"歌"或"乐府"分了家。  魏晋以后,诗人主要是作诗,也为乐曲配词,到了唐代,古代的乐曲早已失传,或者不流行了,诗人们虽然仍用乐府旧题目作歌词,事实上已不能吟唱。这时候,"乐府"几乎已成为一种诗体的名词,与音乐无关,于是就出现了"乐府诗"这个名称。初唐诗人所作"饮马长城窟"、"东门行"、"燕歌行"等等,都是沿用古代乐府题目(曲名)拟作的歌辞,事实上是乐府诗。而不是乐府,因为它们都无乐谱可唱。  盛唐诗人运用乐府诗体,写了许多反映新的社会现实的诗,但他们不用乐府旧题,而自己创造新的题目,例如杜哺的"兵车行"、"丽人行"和"三吏""三别"等,这一类的诗,称为"新题乐府"。后来,白居易就简化为"新乐府"。新乐府也还是一种诗体,而不是乐府。这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唐代诗人集中的所谓"乐府",几乎全不是乐府,而是乐府诗。有许多真正配合音乐而写的绝句和五七言诗,例如"凉州词"、"簇拍陆州"、"乐世"、"河满子"等,却从来不被目为乐府,而隶属于绝句或长短句。  北宋人把《花间集》、《尊前集》这一类的曲子词称为乐府,这是给乐府这个名词恢复了本义。晏几道把他自己的词集定名为《小山乐府》,这是"曲子词"以后的词的第一个正名,欧阳修的词集标名为"近体乐府",这是对晏几道的定名作了修正。他大概以为旧体乐府都是诗,形式和长短句的词不同,故定名"近体乐府"。以资区别。但是,宋本《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第一卷中有"乐语"和"长短句"两个类目。"乐语"不是曲子词,而"长短句"则是曲子词。由此看来,欧阳修本人似乎还以"长短句"为词的正名,而"近体乐府"则为包括"乐语"在内的一切当代曲词的通称。到南宋时,周必大编定自己的词集,取名曰《平园近体乐府》。这时候,"近体乐府"才成为专指词的名词。  但是,"近体"的"近"字,是一个有限度的时间概念。宋代人所谓"近体",到了元明,已经不是"近体"而成为古体了。元人宋褧的词集名曰《燕石近体乐府》,明代夏言的词集名曰《桂渊近体乐府》,这都是盲从了宋人,没想到元代的近体乐府,应当是北曲;而明代的近体乐府,应当是南曲。词已不是新兴歌词形式,怎么还能说是"近体乐府"呢?  我们应当说,"近体乐府"是北宋人给词的定名,当时"词"这个名称还未确立,所以不能说"近体乐府"是词的别名。)

诗词格式模板

31、扩展资料:

32、扩展资料

33、四言古诗。中国最早的诗体是四言的“诗经体”。

34、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为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为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为七古。

35、全州道间

36、古诗的格式是有一定的章法和韵律的,句型也需要注意;

37、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38、诗词创作要重视艺术性,并重几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韵律”,要讲究字词的搭配、音调的和谐,在这些方面,古人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常见有《诗品》、《词品》、《曲品》等。

39、五言律诗。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和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

40、诗歌的格式包括:

41、具体书写古诗应首先写诗题;继而换行写作者年代和姓名;再换行写诗文。

42、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43、四言古诗。

44、古诗的格式分为七言律诗、五言律诗和四言古诗三种。

45、中国古代书法书写格式一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标点。从正文开始写,一直写到文末,不用空格。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书写者的名字和摘录的日期。

46、如果用硬笔书写,可以写成传统的竖排条幅形式,也可以写成横排形式。横排的时候,为了整齐,一般按诗行书写。

47、现代的书写格式统一为自左向右的横向书写,因此古诗的书写也应符合这种现代人习惯(古代诗文的书写格式往往是自上而下的左向书写方法)。

48、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