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经典句子 >桃花源诗原文及翻译

桃花源诗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3-12-07 15:01:32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者:海子 点击:

1、夹岸:两岸。

2、不足:不必,不值得。

3、乃:竟,竟然。

4、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5、桑竹茂盛遮浓荫,庄稼种植按节气。

6、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7、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8、逐句全译

9、第三段翻译:

10、王维七言乐府诗《桃源行》

11、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12、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13、舍:舍弃,丢弃,

14、《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15、未果:没有实现。果,实现。

16、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17、高尚:品德高尚。

18、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19、往昔踪迹消失尽,来此路途已荒废。

20、旷:空阔;宽阔。

21、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的唱着歌,老人欢快的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边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浇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22、草木花开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

23、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4、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25、要:通“邀”,邀请。

26、鲜美:鲜艳美丽。

27、英雄灭尽有石阙,智惠屏去无年华。

28、花开记春不记岁,金椎自劫博浪沙。

29、初:起初,刚开始。

30、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31、奉饯十七翁二十四翁寻桃花源序

32、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33、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34、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35、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36、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37、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38、昔祖龙灭古道,威严刑,煎熬生人,若坠大火,三坟、五典,散为寒灰。筑长城,起阿房,并诸侯,杀豪俊,自谓功高羲皇,国可万世。思欲凌云气,求仙人,登封泰山,风雨暴作。虽五松受职,草木有知,而万象乖度,礼刑将弛,则绮皓不得不遁于南山,鲁连不得不蹈于东海。则桃源之避世者,可谓超升先觉。夫指鹿之俦,连颈而同死,非吾党之谓乎!二翁耽老氏之言,继少卿之作,文以述大雅,道以通至精。卷舒天地之心,脱落神仙之境,武陵遗迹,可得而窥焉。问津利往,水引渔者;花藏仙谿,春风不知。从来落英,何许流出?石洞来入,晨光尽开。有良田名池,竹果森列,三十六洞,别为一天耶?今扁舟而行,笑谢人世,阡陌未改,古人依然。白云何时而归来?青山一去而谁往?诸公赋桃源以美之。

39、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40、鹿为马,龙为蛇,凤皇避罗麟避罝。

41、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42、规:计划。

43、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44、亦殊商颜采芝草,唯与少长亲胡麻。

45、津:渡口

46、延至:邀请到。延,邀请。至,到。

47、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48、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向,先前。志,名词,标记。

49、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50、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5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52、邑人:同乡(县)的人。邑,古代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53、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

54、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

55、缘:顺着、沿着。

56、欣然:高兴的样子。

57、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58、妻子:指妻室子女,“妻”“子”是两个词。妻:指男子配偶。子:指子女。

59、陶渊明〔魏晋〕

60、请问世间凡夫子,可知尘外此奇迹?

61、杂:别的,其他的。

62、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63、寻:随即,不久。

64、终:死亡。

65、桃花源诗

66、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67、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来此地。

68、种作:耕种劳作。

69、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70、浮薄淳朴不同源,转眼深藏无处觅。

71、具言:详细地说出。

72、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73、衣着:穿着打扮,穿戴。

74、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75、语:告诉。

76、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77、桃花源诗译文

78、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79、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80、天下逃难不知数,入海居岩皆是家。

81、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82、出洞沿溪梦寐觉,物景都失同回槎。

83、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84、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85、桃花源记1、2段翻译

86、俗骨思归一相送,慎勿与世言云霞。

87、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处处,到处。

88、欲:想要。

89、奇踪隐蔽五百岁,一朝开放神奇界。

90、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

91、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绝,绝处。

9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93、先世:祖先。

94、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

95、俨然:整齐的样子。

96、问讯:询问消息,打听消息。

97、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8、虽无年历记时日,四季推移自成岁。

99、武陵源中深隐人,共将鸡犬栽桃花。

100、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101、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102、具:通“俱”,全,详细。

103、属:类。

104、士:人士。

105、陶渊明《桃花源诗》

106、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107、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108、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109、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110、《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的一篇散文,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111、作品原文

112、间隔:隔断,隔绝。

113、岂意异时渔者入,各各因问人闲赊。

114、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花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115、扩展资料:

116、我愿踏乘轻云去,高飞寻找我知己。

117、欢快安逸乐无穷,哪还需要动智慧?

118、也:表判断。

119、云:说。

120、从来:从……地方来。

121、率:率领。

122、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达。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123、便:于是,就。

124、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125、去:离开。

126、咸:副词,都,全。

127、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

128、叹惋:感叹、惋惜。惋,惊讶,惊奇。

129、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130、屋舍:房屋。

131、乃大惊:于是很惊讶。乃,于是,就。大,很,非常。

132、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133、既:已经。

134、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13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36、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137、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138、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139、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40、扩展资料

141、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142、若:好像。

143、心寄草树欲复往,山幽水乱寻无涯。

144、秦王暴政乱纲纪,贤士纷纷远躲避。

145、悉:全,都。

146、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147、儿童欢跳纵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

148、《奉饯十七翁二十四翁寻桃花源序》是唐代李白创作的一篇散文。

149、古文观止理想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生活

150、第四段翻译:

151、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152、余:其余,剩余。

153、作者简介

154、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155、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156、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157、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秦安),隋末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附近)。出生地有碎叶、蜀中诸说。少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开元六年(718),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江油)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今四川三台)等地。开元十二年(724),离开故乡,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开元十三年(725)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遍长江中下游地区。天宝元年(742),诏征入长安,供奉翰林。天宝三载(744),因权贵谗毁,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在洛阳与杜甫相遇,同游梁宋。安史之乱起,受永王李磷邀入幕府。永王兵败后,被判罪长流夜郎。中道遇赦放还。后卒于当涂(今属安徽)。有《李太白文集》。

158、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159、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60、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161、桃花源记第三和第四段的翻译

162、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163、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164、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165、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166、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只。

167、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168、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169、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170、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171、世:朝代。

172、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173、并:都。

174、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175、[宋]梅尧臣

176、秦已非秦孰为汉,奚论魏晋如割瓜。

17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唐.李白

178、平:平坦。

179、查看更多

180、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81、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182、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183、此文运用虚景实写的手法,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