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经典句子 >大理寺桃花

大理寺桃花

时间:2023-12-04 21:09:37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者:海子 点击:

1、⑴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2、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3、⑶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

4、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5、大林寺桃花

6、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7、⑷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

8、《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七绝。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

9、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10、(唐)白居易

11、诗篇大意:人世间的四月春花已经落尽,山上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盛开。常常遗憾春天一去无处寻找,没想到它转移到这里来了。

12、《大林寺桃花》作者: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篇大意:人世间的四月春花已经落尽,山上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盛开。常常遗憾春天一去无处寻找,没想到它转移到这里来了。名句赏析: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人间四月,江南大地的春花已经落尽,但诗人却意外地在高山古寺之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

13、大林寺桃花⑴

14、译文:人世间的四月春花已经落尽,山上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盛开。常常遗憾春天一去无处寻找,没想到它转移到这里来了。

15、⑸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16、白话译文

17、题材:纪游诗

18、唐贞元年间进士出身的白居易,曾授秘书省校书郎,再官至左拾遗,可谓春风得意。谁知几年京官生涯中,因其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

19、大林寺桃花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作,全诗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前两句诗写出了初夏季节在山中还能见到桃花时的惊喜之情,后两句诗表达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从春天的逝去的遗憾之情,到乍见春色的欣喜之情,再到感悟春色转移之后的豁达之情。

20、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21、作品名称:大林寺桃花

22、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23、《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作于江州(今九江)。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自己因惜春而怨恨春去无情,原来是对春天的错怪。春并未归去,不过是转到这山寺里来了。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和意外的惊喜,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24、身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面对琵琶女产生“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感慨。这种沧桑的感慨,也自然地融入了这首小诗的意境,使《大林寺桃花》纪游诗,蒙上了逆旅沧桑的隐喻色彩。

25、创作背景

26、创作年代:中唐

27、作品原文

28、⑵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

29、作品出处:《全唐诗》

30、《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1、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记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32、注释译文

33、恨:遗憾、惋惜的意思。

34、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年四十六。

35、白话译文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春天又来了。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817年作者于初夏作于江州。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3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7、创作背景:

38、。出自:唐代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9、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40、初夏时节。《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著的一首七言绝句。本诗为作者初夏时节在江州(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

41、长恨春归无觅处,

42、长恨春归无觅处⑷,不知转入此中来⑸。

43、【唐】白居易

44、赏析:白居易将自然界的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这也正是该诗妙处所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一个珍品。

45、《大林寺桃花》作者:白居易

46、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情况,白居易集有《游大林寺序》可参考:“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

47、词句注释

48、作者:白居易

49、山寺桃花始盛开。

50、不知转入此中来。

51、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作者用很少的文字,就把春天描写的真实生动,更把看见桃花的那种惊呀与喜悦的心情表达的是淋漓尽致。

52、人间四月芳菲尽⑵,山寺桃花始盛开⑶。

53、人间四月芳菲尽,

54、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惊喜之情和对春天的热爱、留恋。这里,诗人把春光拟人化,它不仅形象美丽,而且顽皮好动,仿佛会和人捉迷藏似的,写得活灵活现

55、大林寺桃花是春末夏初的四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