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经典句子 >陈子昂感遇40句

陈子昂感遇40句

时间:2023-12-04 21:08:04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者:海子 点击:

1、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所以作品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花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2、欲效其体,作十数篇,顾以思致平凡,笔力萎弱,竟不能就;然亦恨其不精于理,而自托于仙佛之间以为高也。

3、如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那么“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花,从正面刻画了。这一笔着以“朱”、“紫”,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并下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全句的意思是: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茎,不但画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纷披的情态。

4、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5、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6、lánruòshēngchūnxià,qiānweìhéqīngqīng.

7、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

8、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也不象牡丹那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特下“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自赏的命意。

9、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10、唐代陈子昂所作的三十八首《感遇诗》.《感遇诗》三十八首,全是五言古诗体,有四韵的,有六韵的,有八韵的,字数不等.它们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引述古代历史事实,借古讽今.这一类诗可以说是继承了左思的八首《咏史》...

11、感兴诗并序余读陈子昂《感遇(寓)》诗,爱其词旨幽邃,音节豪宕,非当世词人所及。

12、《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13、它们继承了阮籍咏怀诗的余脉,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自然社会规律的认识,抨击了武周王朝的腐败统治,同情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抒发自己身逢乱世、忧谗畏讥的恐惧不安,和壮志难酬、理想破灭的愤懑忧伤

14、yōudúkōnglínsè,zhūruímàozǐjìng.

15、陈子昂(659年或说658/661年—700年或说699/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16、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袅袅”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然而“袅袅秋风”并不平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芬芳的鲜花自然也凋零了。

17、陈子昂(659年或说658/661年—700年或说699/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18、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边地荒凉悲惨的景象,抨击了边备空虚、将帅无能,丧师辱国,以及塞上遗孤得不到体恤等弊政,表达了自己对广大兵民的同情。在唐近三百年间数以千计的边塞诗中,呼喊出了关切时弊民瘼的第一声。在写作上,这首五言古诗以沉郁悲壮之气贯穿其中,直抒胸臆;见闻与感慨也结合得很自然紧密;语言质朴劲健,一扫齐梁浮艳之风。

19、此诗全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

20、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21、初唐四杰之一,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2、《感遇三十八首》陈子昂

23、chíchíbáirìwǎn,niǎoniǎoqiūfēngshēeng.

24、虽不能探索微眇,追迹前言,然皆切于日用之实,故言亦近而易知。

25、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颇象五律,而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和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它显得格外充实而清新,正象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26、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文明元年(684年)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曾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圣历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

27、如丹砂空青,金膏水碧,虽近乏世用,而实物外难得自然之奇宝。

28、陈子昂的生平经历是: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684年进士,以上书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29、既以自警,且以贻(诸)同志。云:一曰:'昆仑大无外。

30、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31、这组诗是作者陈子昂有感于平生所遇之事而作,涵盖面极广,大都紧扣时事,针对性极强,富有现实意义。

32、斋居无事,偶书所见,得廿篇。

33、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也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

34、陈子昂人称诗骨。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

35、《gǎnyùsānshíbāshǒu》chénzǐáng

36、第三首的意思感遇(其三)陈子昂苍苍丁零塞,  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  暴骨无全躯。黄沙漠南起,  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  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  谁怜塞上孤!其三:qísān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其三十八首感遇诗这组诗是作者有感于平生所遇之事而作,涵盖面极广,大都紧扣时事,针对性极强,富有现实意义。

37、陈子昂人称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38、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39、sùihuájìnyáoluò,fāngyìjìnghéchéng.

40、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