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个性心情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二60句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二60句

时间:2024-08-28 09:15:46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者:海子 点击: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二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第六章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3、质:质朴。文:文饰。

4、——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8、——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喻:通晓,明白。)

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0、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1、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12、——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3、《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14、第二章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15、第五章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7、第十二章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即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也是求仁的途径。

18、——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19、子不语怪力乱神。

20、——颜回请教问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孔子对弟子的告诫。做学问,学习,应将精进努力奉为头等大事,有机会就学,就机会就请教,而不要将饮食居所的事情太放在心上。

2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5、——“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26、重点词语注释:

27、在这章经文中,孔子提出了取信于民的观点,即执政者要获取人民的信任,这是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人民愿意把统治权力赋于你,统治才能长久,政权才能稳定,社会才能和谐。

28、——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2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0、第一章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有朋自远方来体现学习又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个人修养与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而是不求名利,自我进步。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二

31、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2、求,是苛求的意思,讲的是态度,不必纠结饱不饱,安定不安定的字面义。

3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4、高中《论语》中的十二章有许多经典成语,以下是其中一些:

35、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36、——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37、——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38、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有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十而立;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等。疏食饮水、不舍昼夜、逝者如夫、

39、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0、第九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4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2、《论语颜渊篇(十二章)》中。

4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4、——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

45、巧言令色,鲜矣仁。

4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7、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民众信任朝庭。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些,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在剩下的两项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没有民众的信任,那么国家就站立不住了。

4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9、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50、第七章体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5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2、第十章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53、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54、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55、野:粗野。史:虚浮不实。

56、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57、——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58、——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59、君子:品行高尚的人。

60、《论语十二章》中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主要有这样一些,“人不知而不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其中人不知而不愠,一日三省吾,是较高的道德修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的其实是道德底线,咱们应当做到.

上一篇:经典老歌大全【优选198句】

下一篇:没有了